本文转自:人民网
基层疫情的精准防控,是动态清零的必要基础。本轮泉州疫情发生后,当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一线,结合“纪检监察进邻里”工作部署,推动打通各类堵点难点痛点,促进基层疫情防控工作提质增效。
“入村居”,推动解决涉疫问题
“家中有癌症患者需要出县就医,可是管控区要求‘人不出区’,怎么办?”浔中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陈方焜介绍,由于德化县浔中镇是管控区,曾出现特殊病患“就诊难”问题。
泉州台商投资区白奇村近邻纪检员郭基伟在摸排村民疫情期间就医情况。陈秋萍摄
发现问题后,镇纪委监委由点及面,火速在全镇摸排就医普遍性问题,并与镇防控办协商探讨,推动镇里建立应急机制:在患者本人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病例证明、承诺书的基础上,由社区出具通行证明,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伤残人士、孕妇、就医人员等特殊人群开辟就医“绿色通道”。
在德化山区,杨梅乡纪委监察组联合相关部门组建了一支“7名纪检委员+7名医疗人员+14名乡、村干部”的上门服务小分队,则通过为特殊群体核酸采样、送去物资,及时收集诉求,逐一督办,推动解决了18个群众涉疫诉求。
“助力全市补网攻坚、社区清零,监督力量必须精准下沉。”泉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市纪委监委派出5个监督检查组和13个督查检查组奔赴村居一线“嵌入式”督查。
3月27日起,突出重点穿透落实,市纪委监委又重组力量,牵头成立20个疫情防控联合督查组,分赴全市重点区域开展“蹲点式”督查,集中推动社区严管严控。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该市纪委监委依托“纪检监察进邻里”,及时“打捞”群众“急难愁盼”及影响防疫工作的“卡脖子”问题,已督促个具体问题就地整改,综合提出工作建议15条,推动成批涉疫问题实现解决。
“云监督”,贴近群众守望相助
“现在防控这么严,怎么还有外乡摊贩进来?”3月25日,惠安县小岞镇南西村一村民在“村务监督群”上传一则短视频,显示有陌生摊贩正在村中挑担叫卖。“我们马上处理。”村纪检委员庄华锋群里回应后,立即向镇纪委监察组反映情况。
经走访调查,了解到小岞镇三面环海,镇政府已在唯一的进岛通道设立检查站,摊贩是通过盐场边的一条小路进镇的。对此,小岞镇纪委监察组马上督促各村全面排查,在所有小路口加装隔离栅栏,并安排人员值守,“外防输入”保障村民健康安全。
永春县纪委监委挂点监督干部到核酸检测采样点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和志愿服务活动。陈跃虹摄
疫情期间,泉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托云端平台,让“线上”进邻里,与“线下”同施治。
“有情绪问题,可随时咨询”“我们线上陪着你”……3月23日,泉州市纪委监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驻城东街道工作队牵头组建了“温暖你我·公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