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风联集南安市安溪县楹联学会祥华采

辛丑冬,南安市楹联学会、安溪县楹联学会联合组织开展了“楹联送爱心文化助振兴”祥华乡爱心文创活动。参与活动的联友纷纷用楹联、诗词作品表达所见所闻所感,现结集刊发,以飨读者。

南安市楹联学会

联题安溪县脱贫办

不忘初心,惠政搭台民富裕;

别开生面,香茶待客韵绵长。

联题祥华乡

砥砺前行,牛角冲天齐发力;

辉煌共铸,龙头示范正扬帆。

联题东坑村

山药田田,汲日月精华,相招座上春风满;

茶烟袅袅,和阴阳脉络,颐养人间百岁多。

南安·潘志敏

应邀现场冠头联

祥烟瑞景山川丽;

华采红光气象臻。

荣兴居

荣贵文章昭后裔;

兴家立业效先贤。

春联三副

虎啸龙吟天地阔;

风清月朗画图工。

金牛献瑞家声振;

玉虎迎春国运长。

牛歌虎啸添生气;

禹甸尧天续古风。

南安·戴高山

东坑村

大美东坑,绿白刷新同富路;

小康北斗,清廉成就自强村!

山药

山有白根,华宴堂前思绿蔓;

药由黑土,养生村里见红云!

红米

喜事食红米;

闲情品绿茶!

祥华铁观音

祥云腾日,现观音拂雾,拔海千米看正品;

华宇飞歌,有菩萨驾云,立峰万顷饮真茶!

佛耳山

登佛耳览圣山,绿茶一道,芬芳与日月同馨,千年詹令遗风骨;

立云峰比壮志,红杜两行,鲜艳携乾坤共老,何日荣光映史诗!

以铜为镜,登佛耳以明正道;

从政尚廉,借青山乃证初心!

清隐堂(后为佛天岩)遗址

知何年,秋霜逝去又冬雪,只遗断壁残坦红杜鹃,岁月与青天共老;

看今日,春雨携来更夏风,且拾旧砖碎瓦绿香茗,人生如黄土弥新!

望云亭

清高之地,鉴古怀今,喜詹令登云同仰月;

玄妙乃天,腾云驾雾,羡观音借道共烹茶!

冬月安溪祥华采风诗五首

归隐堂怀古

九座玉峰连,人行雨雾巅。

断垣残壁立,碎瓦破砖悬。

老树因风瘦,清香对月延。

春花秋草乱,冬雪夏虫翩。

归梦初心地,闲云野鹤天。

回乡逢叟敬,入境遇童怜。

随佛跟前坐,伴僧身后眠;

孤芳常自赏,浊世敢周旋。

幸与留从效,开先一县贤。

解民于水火,百代受青烟!

东坑村写意

东坑诗韵绕村头,山药青藤古境幽。

绿碧茶园层叠起,小康生活莫须愁!

登佛耳山怀詹县令

此日消闲佛耳峰,云山雾海卷蒙空。

当年詹令登高处,挂月乡心望故风。

归隐佛天邀九座,回堂县主首开功。

亲民勤政睦邻里,位与王侯将相同!

望云亭

望断青云思故乡,立身原是美名扬。

杜鹃多少火红日,伴与开先品茗香!

灵惠庙

清风百世有神明,父子封侯世代英。

灵惠千秋昭日月,安溪自古海河清!

南安·天柱山人

东坑茶园

谁将锄作笔,描绘山川无墨画;

我把水当琴,奏鸣天地有声诗。

东坑村

东来紫气山川晓;

坑化苍龙雨露匀。

东山豹变,兴振山林经济;

坑水龙腾,声蜚耕读人家。

祥华乡

祥光布满康庄道;

华夏迎来郅治年。

睡觉居

睡中千事了;

觉后万缘生。

睡里不知身化蝶;

觉馀方悟梦随烟。

睡枕山河居亦隐,

觉来霓梦愿成真。

睡入黄粱成美梦,

觉来好事化霓虹。

睡入黑甜乡,随风飘渺游仙境;

觉来清净地,悟性虚无见佛心。

佛耳山

天生佛耳,世上悲欢均在纳;

佛体天心,人间苦乐最关情。

清隐堂

堂名清隐,詹令当年居此地;

讳曰敦仁,安溪此日敬为神。

佛耳山·观音茶

观音茶得观音露,色香味人间极品;

佛耳山因佛耳名,峻险高世上奇观。

淮山·红米

且喜淮山如玉白;

尤欣稻米似珠红。

冬日安溪祥华行

莫道阴霾冷气加,采风今喜入祥华。

茶山翠叠千层圃,樱蕊红呈一片霞。

佛耳山头寻古迹,詹公庙里赏联葩。

濡毫展纸群情奋,乐意挥春送百家。

南安·落英缤纷

登祥华乡佛耳山

直上寒山石径长,如纱雾气湿衣裳。

但闻欢语林中散,却放闲情空际扬。

目断茫茫惟树茂,足登兀兀有峰藏。

倾心至此回眸处,撷取祥华一段香。

东坑村

观云树天然最好,绿水逶迤,鲜花烂漫,且喜茶园连碧玉;

育山川生态优先,山药盈白,红米流丹,当夸村舍入围屏。

祥华铁观音

青山翡翠色,涧泉化育千峰秀

玉盏琉璃光,茶蕴生成一脉香

佛耳山

圣山接引雷电风云,警凶顽,播良善。

佛耳垂闻东南西北,迎紫气,送祥华。

南安·叶荣根

联题祥华乡

祥天因有詹县令;

华地缘来铁观音。

联题佛耳山登高

仙心梦远,曾往曾来曾小住;

佛耳登高,且吟且啸且徐行。

联题东坑村“一白一绿”

茗村山药,闻名遐迩;

胜地观音,回味古今。

联题东坑村

因薯因茶称胜地;

如屏如抱号东坑。

联题清隐堂(佛天岩)

清隐堂前杜鹃美;

詹公庙里云梦飞。

联题望云亭

佛耳登临,看群峰俱小;

山头谈笑,望四野皆云。

南安·叶宗明

灵惠庙

敦仁县令名千古;

灵惠宗祠誉万年。

佛耳景区

佛耳闻云扬万代;

清溪归隐传千年。

祥华嵌字联

祥云缭绕乡村美;

华彩缤纷百姓欢。

安溪采风有感

两地同仁结伴行,嘘寒问暖话心声。

攀登佛耳观云海,领略东坑闻鸟鸣。

灵惠漫游瞻县令,祥华品茗论民生。

对联相赠乡亲乐,携手前行果满盈。

南安·王贤峰

谒安溪开先县令詹公祠

开先县令誉清溪,父子封侯史迹题。

报国丹心身置外,诗茶垂荫治家齐。

登明德楼

久慕茶都好,今来未晚秋。

迎宾群翠柏,揽胜一危楼。

妙笔恒生趣,狂歌顿解忧。

云深无隐者,归夜挂银钩。

谒安溪文庙

千年孔庙焕文光,凤岭龙津笔架藏。

一自张郎登第后,清溪百里溢书香。

东坑村

凤翥龙翔,芳心许与天臻味;

云蒸霞蔚,玉手端来圣妙香。

山药

山中珍品,强筋健骨心神定;

世上良材,益肺生津耳目聪。

红米

降压降脂驱痢疾;

宜汤宜饭驻容颜。

祥华铁观音

热土清溪知正味;

祥天华地出良茶。

佛耳山

亦幻亦真,烟霞独爱开先令;

通今通古,黎庶长怀廉洁臣。

清隐堂

躬耕陇亩巢由谷;

手种茶园桃李蹊。

望云亭

纵情山水,礼佛齐来朝圣地;

寄意诗书,思亲独处望云亭。

灵惠庙

遗爱梓桑,其灵天地晓;

流芳诗茗,斯惠古今传。

南安·王燕仔

联题东坑村

安溪山水美,祥云一路同行伴;

东坑画图佳,华景千重聚首游。

联题山药

身上长毛,山中美誉心肠好;

面前细肉,品后清香脾胃开。

联题祥华铁观音

百度热情,绿袖轻舒来客醉;

一番清味,芳香淡隐举杯欢。

联题灵慧庙

祥华有福,敦仁美誉传千古;

灵惠同游,县令家风颂万年。

行香子·游祥华

一路欢歌,未惧严寒。品正味清韵天然。东坑桥上,笑语连连。叹风中花,林中桂,景中天。

久闻灵惠,敦仁美誉,更名传千载开先。清溪福地,茶煮诗联。上望云亭,乡思赋,醉思篇。

行香子·游仙境

相约安溪,共赴祥华。看佛耳山上花茶。杜鹃红艳,石路谁呀?立望云亭,此中我,景中娃。

轻烟薄雾,偷闲亦醉,愿浮生归隐天涯。古松飞鹤,仙境留他。醉此中行,联诗逸,赋诗佳。

行香子·佛耳仙境

山药清甜,红米神奇。更观音清韵甘回。山清水秀,风景如诗。避世清隐,住仙境,赋仙诗。

初登佛耳,欢声笑语,任轻烟薄雾风吹。杜鹃红艳,丹桂疏枝。问望云亭,词谁赋?曲谁吹?

陈坤玉

佛耳山?铁观音

名山虽不远,恨我未曾凌绝顶;

佳茗总难寻,随缘便可醉奇香。

佛耳山·映山红

乘兴往,揽胜吟!笑我辈迟来,早有开先凌佛耳;

为何红,因谁艳?得春风久沐,纷呈醉美拢人心。

题佛耳山

惟观佛耳,同日永,同月永,想当年詹令登临,与县俱开先,大美无言堪仰止;

可笑人心,比峰高,比天高,听此际阿谁吟啸,分忧曾致远,中庸有法费评章。

陈毓斌

题祥华

祥地茗香开富路;

华天日丽引春风。

题东坑村

立身错认桃源,只一眼流连,有花美水清园绿;

携手铺开云路,赢千家富裕,凭米红薯白茶香。

题佛耳山

人间疾苦总关心,纵列仙班,犹凭佛耳聆风雨;

身外功名皆过眼,且随野鹤,淡隐林泉乐水山。

题望云亭

抱月欲凭山垫脚;

望云时有鹤回眸。

张晓鹏

游安溪县祥华乡

山挺安邑诸乡脊骨,水分漳泉两郡人文,山水相缪,华地祥天堪笑傲;

古留开先詹令木屐,今想相国李公宏愿,古今有契,邀朋携友且行吟。

林炳根

詹公柳翠千年景;

佛耳花红四月天。

恋恋一杯茶,谷底山巅,苗芽吐翠,扑面芬芳称极品;

兹兹千载事,文韬武略,父子封侯,平心鼎鼐话铮臣。

林明元

祥华乡

祥风时雨丰千里,斯乡多胜景;

华色醴泉任四时,此地漫茶香。

东坑村

自古圣贤村,凤舞公卿辉北斗;

如今康养地,诗吟翰墨赞东坑。

山药

蔓引绿萝,缠茎竹篱伸,山中称药宝;

根牵黄棍,扎身泥土长,席上作时蔬。

祥华铁观音

问茶哪得观音韵?祥山福地;

煮茗何生圣妙香?华甸甘泉。

佛耳山

佛山擎耳,壑通天,峰隐堂,詹令文风传四海;

仙境腾云,岩耸寺,泉流石,清溪茶韵话千年。

清隐堂(佛天岩)

群峰峙佛耳天岩,问秋月春风,何时清若隐;

数载寻詹公踪迹,对残垣断壁,此地仰如斯。

望云亭

佛耳吊詹公,望云卷云舒,九峰仰止;

山亭寻古迹,由人来人往,千载于斯。

灵惠庙

座回龙山麓,对佛耳峰峦,一庙千秋绵世泽;

追詹令遗风,继先民烈志,九州万众仰家声。

睡觉居

奉义行仁,觉我香一炷;

躭勤养毅,修心茗三杯。

种茶人书院

公卿向远,千人集萃耕书院;

师匠播馨,一茗传香颂惠风。

王清松

拙题清隐堂

遥思五代纷争,佛耳宜居,九匏一瓜可清隐,浊酒三杯公独啸;

今看安溪雄起,观音惠泽,千村万落皆小康,香茶百盏众同欢。

拙题祥华铁观音

一巡方吐蕊,二巡始含苞,三巡绽芳华,请细察,清泉烹煮娇颜显;

初品不知香,再品未晓味,复品迷雅韵,且轻抿,玉盏酌斟茶道长。

拙题东坑村

红米如珠,淮山似柱,观音铁韵,此地崇耕生富丽;

群峰作侍,溪水吟诗,书院玉声,斯民尚学仰公卿。

陈伟阳

寒入祥华有咏

久闻佳景众,迎冷入村乡。

几树寒樱俏,千畦山药香。

溪明桥浅卧,雾涌径绵长。

煮韵观音水,慕贤清隐堂。

开先勋绩永,隐世政声扬。

更有风光处,家家正小康。

林灿英

题佛耳山

云烟缭绕,仙气氤氲归隐梦;

墨画苍茫,落花缱绻杜鹃情。

廖银银

题清隐堂

但从方寸庙,听取开先故事;

更待后来人,传承廉洁精神。

分咏:清隐堂?铁观音

一庐得鉴开先志;

七碗思为华地人。

题清隐堂

庐偏不碍往来客;

风起如听清隐声。

分咏:铁观音?詹敦仁

七碗风流今未坠;

一山清隐早相闻。

题红米

不厌地偏,只缘厚土;

休嫌粒小,更抱丹心。

登佛耳山

闻道听天耳,闲来策杖游。

岩松亭外古,野水涧边流。

地僻稀人迹,云深化境幽。

曾经山里客,何复百千求?

品祥华铁观音有感

一盏长吟到日斜,个中况味不胜嗟。

遥思当日开先隐,说尽风流七碗茶。

临江仙?佛耳山

信道天山元不俗,石如佛耳通禅。九峰错落叩山前。春裁红锦绣,冬著雾淞延。

兴至杖云凌绝顶,更教省记开先。鹪林择取一枝焉,归来吟啸里,襟抱胜田田。

组稿:陈坤玉陈毓斌

图片:众联友

初审:苏振朝

复审:林志景

终审:陈坤玉

清清淡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