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第31个国际禁毒日之际,永春县禁毒委在县毒品预防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成功举行创建“网格化+社区禁毒”工作模式启动仪式,在全省率先推进社区禁毒网格化工作,有力推动“无毒县”创建的创新举措。泉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调研员林建华、永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海鸥、永春县公安局局长黄文通等领导,以及永春县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各乡镇分管禁毒工作领导和派出所所长、永春县禁毒帮扶志愿者协会成员、桃城镇部分网格员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永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海鸥在致辞中指出,永春县自主研发“永春禁毒网格化信息平台”,探索创建集预防打击、宣传教育、巡查举报、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网格化+社区禁毒”工作模式,将切实加强毒品犯罪源头治理,不断推动当地禁毒工作上新水平。他要求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载体作用,戮力同心、履职尽责。加强责任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社区、村居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联动责任和社会家庭帮扶责任,着力形成网格化服务管理整体合力。加强制度政策保障,切实做好统筹规划,着力健全规章制度,加快出台扶持政策,不断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手段模式创新,全面创新动态管控机制、戒毒康复模式和帮扶救助措施,积极推动管控救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协调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搭建信息平台,着力构建信息共享、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高位推动,强化保障投入,强化绩效考评,努力营造强力推动、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永春县禁毒委副主任、永春县公安局局长黄文通对永春县“网格化+社区禁毒”工作模式理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永春县“网格化+社区禁毒”工作模式的启动是推进永春县社会治理,提升永春“无毒县”创建水平的一项创新举措,它对于提升当地社区禁毒工作,推进“无毒县”创建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永春县禁毒委坚持把源头治理作为创建“无毒县”的治本之策,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等防范措施上下功夫,求实效,探索实践了“8.31”工程“永春经验”和“6.27”工程“永春模式”,分别被国家禁毒委、省禁毒委通报推广和省禁毒委召开现场会予以推介,取得了显著成效。县禁毒委也初步通过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示范单位的检查验收。
随着永春县创建“无毒县”工作的持续深化,如何主动顺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借鉴“网格化+”社会治理手段,在总结推行“8.31”工程“永春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网格化管理,优化提升对戒毒康复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更好地从源头上解决吸毒人员管控问题,成为摆在“无毒县”创建工作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调研与尝试,永春率先在全省启动“网格化+社区禁毒”工作模式,并将该工作作为新时期“无毒县”创建的有力抓手。该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创新工作理念、搭建社区禁毒网格平台;明确职责任务、形成社区禁毒工作合力;落实管理措施、推动社区禁毒深入开展。
随后举行启动仪式,由林建华、林海鸥、黄文通等领导共同按下水晶球,宣告永春县“网格化+社区禁毒”工作模式创建活动正式启动。最后,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还参观了县网格化管理中心,并观摩了“网格化+社区禁毒”工作模式演示。(郑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