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谐音“咏春”,是泉州市直辖的一座县城,位于泉州北部,东接莆田仙游,西靠龙岩,北连大田,位于群山之间,环境秀美。适逢元旦,友人相邀一聚,晨时出行,历时2小时,到达永春县城。
这是一座美丽的山间小城,沿着主干道一直向前,在中间的花坛之中,数座打着咏春的抽象人像雕塑依次排列,两侧道路边房屋与矮山交错而立,青翠的树木遍布于眼前,路上车稀人少,空气中仿佛有一种独有的香甜,沁人心扉,人们常说的秀色可餐,就是这样的感受吧。路过一石牌坊,上面为三个金色大字“魁星岩”,陡然想起魁星的故事。
魁星公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三次科考皆为状元,但是次次都因为相貌丑陋而落榜,终于,在第三次落榜以后冲向大海,后人为了纪念其才华,建造魁星公雕像,世世代代供奉,祈求家中读书人能金榜题名。并且此处环境清幽,山色秀丽,古人称此处为“天下绝秀”。
车子途径一座古石牌坊,上面写着“魁星岩”,想起朋友说起的魁星的传说(传说魁星下凡于人间,三次考上状元,却因为相貌丑陋,致使三次落榜,遂投河,民间哀其不幸,故为其建造雕像,望其庇佑后生学子高中。),趁与友人约定时间尚早,欲往一观。穿过石牌坊,路初狭窄,不久道路渐宽,行至数百米即到景区大门。
沿着左侧斜坡而上,不远处为一平台,路分两道,一道与坡道成“V”字形,一道宽阔直通前方。站在坡道阳台,县城景色尽收眼底,远处山峦林立,云雾缭绕,蓝天与山脉融合一体,辽阔而秀美,近处小城建筑星罗棋布,绿色的树木,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面相互辉映,古朴而充满生机。
一排石栏杆沿着左侧的沟渠蜿蜒而立,采用的是镂空栏板式造型,柱头为祥云纹路,为线雕手法。数座房屋立于山腰,黄壁红瓦,现代房屋与古景搭配的并不突兀,多了一些生气,少了一些荒凉。
大路朝前,路边有一块木质指示牌,右侧道路内有一种木质亭子,搭建于周围高大林木怀抱之中,入此亭,有种别样的冷清之感。前方不远处为景区旅游导览图。
继续前行,发现一对石狮子立于门前,白色花岗石加工而成,狮子侧头回望,为钱币狮造型,石狮子螺发集中在前额与眉毛处,后侧为三束鬃毛,双目圆瞪,翘鼻高挺,口中含一石球,嘴间刻一枚铜钱。左狮脚踏石球,右狮捧锦带,脚下蹲一小狮,一家三口,怡然自乐。
狮子后方有一河沟,用石护栏围一周,河道内绿植层林尽染,郁郁葱葱,一幅生机勃勃的模样。石栏杆表面多已老化,色彩斑驳,与下方的片绿连为一体,仿佛大自然别出心裁的用绿色妆点栏杆,呈现焕然一新的视觉享受。
一座石牌坊立于此,此为三门制式牌坊,虾红石材为梁柱,青石为花板构建而成。左右立柱分书:“晴日云林添秀色,青山泉石隔尘气”。这是对魁星岩景色的称赞。而中间两柱文字分别为:“詹岩古地宋哲明贤留逸韵味,桃邑故场韩诗盛记溯遗踪”。记录的是魁星岩曾经被称为詹岩,以及古代时期作为遗迹的历史文化。中间匾额为“桃林古迹”。左右侧雀替为锦书绸带浮雕,下梁刻双龙戏珠浮雕图,上方花板分三面,左右为花草图,中间为花鸟浮雕。中门之上,雀替改为龙凤纹浮雕,匾额两侧为喇叭花图案。
牌坊之后,树木成林,郁郁葱葱,漫林碧透,有数颗古树,枝繁叶茂,古朴而苍劲。园内石碑于景观石立于道路边上,一方清池上数块自然石,无一不是在展现此地的风光美景。
继续前行,在一台阶之上,一尊雕像立于此处,此为魁星公。魁星公立于地台之上,高十余米,顶部祥云驾于双肩,在左肩之上,有一四面梯形石块,四个金色大字分列四面:“三元及第”。魁星相貌怪异,前额凸起,双目凸出,嘴巴而耳朵奇大,表情生动,面部斜朝天空,表情生动,仿佛在问上苍:“相貌与才华,孰轻孰重”。左手持墨于腰间,右手持笔于额头,身着飘花佛衣,胸前肌肉轮廓乍现,整座石雕艺术设计巧妙,精雕细琢,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魁星公脚下地台设计的也十分巧妙,分上下两台,上台高约2米,一面为攀爬台阶,其余三面雕花,一面为轮盘与中国结,一面为云龙纹,一面为宝瓶与刹尖纹,皆为浅浮雕工艺,图画四周为中式窗框纹路包边,雕刻细腻,工艺精湛。下台为八面,在各转角处,有八座立书形石雕,上面刻写永春历代进士名人,书分两边,用黑色文字刻写不同的人物。阳光透过石栏杆的空隙,照射于书本之上,儒雅勤学之景,跃起于脑海。
在平台之下,有两座六层石灯塔,为白色花岗石雕刻,立于雕像左右两侧,为阁楼式古石塔造型,雕窗齐整,飞檐平滑有序,瘦高身形之下,但是庄严肃穆,古朴精致,展现别样的魅力。
周围环境清幽,冬日艳阳高照之下,此处却静寂无声,只有树木与风声沙沙作响,景随风动。在平台四周有一圈石凳,为十二生肖动物石雕,从鼠牛虎兔,龙蛇马羊到猴鸡狗猪,绵延蜿蜒。
在雕像背后,有一面影壁墙,为一百个魁字组成,三字较大,分列石壁左中右,奇妙的是,这些魁字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要么字体不同,要么为古文,要么为古文新写,这里把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体现的淋漓尽致。听当地人说,永春人有接福的文化,用青瓷碗,撞击墙面,即可得到福气,而此处设计也源于此,用法是找一石块,站离墙壁十米处,砸到“魁”就有夺魁之意。
影壁墙一侧有一座八角石木碑亭,年建造,屋顶为八攒尖重檐造型屋顶,飞檐处为七彩龙纹,斗拱为红木结构,亭柱间花板内书历史,外为名人题字,在入亭的立柱上,刻写这样的楹联:“文章经国千秋业,架阁凌云万丈材。”此碑亭下置一块方形石碑,前后书写金色文字。
本欲继续前行,友人催促,遂返,在路途,见遇到一面古石碑,以及一座极具特色的石雕,与诸君共赏。
听友人说山上还有庙宇与古石刻,皆为笔者所好,未能成行,颇为遗憾。但是转念一想,人生莫不过如此,不能如愿之处何其多,适逢机遇,已有所得,日后有机缘一定再来此处一堵庐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