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镇一孝廉陈璋倾力办学,造福桑梓永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陈璋,字栋樑,五里街镇华岩人,清光绪年间考中“贡元”,任四川知县。辛亥革命爆发后,陈璋因不愿当官而回乡经商以谋生计。期间,热心教育事业的陈璋廉洁奉公,倾力办学,创办了永春县实验小学前身——金峰公学,为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县实验小学有一间特殊的教室——陈璋纪念室,它记载着陈璋老先生捐资办学及陈璋家族薪火相传、孜孜不倦育人的事迹。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辛亥革命爆发后,陈璋因不愿当官而回乡在五里街经商以谋生计,当时,五里街周边都有小学,唯独全县商贸最繁华的五里街没有小学。为此,陈璋应五里街民众之呼声,于年在翁公祠独资创办金峰公学,并担当首任校长。

年学校并入十三乡公学,但当时办学经费非常困难,见到这种情况,陈璋硬是从家里挤出钱来帮助学校度过难关。

年,随着学校规模迅速扩大,翁公祠已容纳不下,陈璋发动华侨和商会集资两万多元,召集华岩乡贤献出公田,于年新建起了两层有十二间教室的新校舍。年,因教学成效显著,学校被定为西安镇(现五里街镇)中心国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县人民政府接管。年,有人怀疑他集资建校舍时有贪污行为,随即组织清账组进行清查,这一查不但没查出什么问题,反而让陈璋慷慨解囊办学的善举传为佳话。

得益于陈璋的良好家风,其后裔内外子孙数代,传承陈璋的办学精神,兢兢业业教书,孜孜不倦育人,共传爱心接力棒。据统计,陈璋家族,六代薪火相传,从事教育事业的有85人,可谓“六代丹心育桃李,甘为人梯写春秋”。年3月,陈璋家族被评为“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

摄像/记者:郑树德姚育辉

编辑:刘碧珍

审核:郑开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