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为推动全省第二批法院队伍教育整顿英模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英模先进事迹暨“老政法人”讲优良传统报告会。报告会上,福建高院原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庭原庭长刘希星,福建高院民三庭原庭长、退休二支部书记吴新民,“红土桑榆老党员工作室”创办者、龙岩中院退休干部罗金钗,全国文明单位建宁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尤佳丽,全国模范法官、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审判委员专职委员郑世文,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福州中院审监庭庭长丁香珠,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宁德中院立案庭庭长曾鸣等“老政法人”、先进集体和英模代表分别作优良传统和先进事迹报告。
下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三庭原庭长、退休二支部书记
吴新民的讲述
★
时光向前初心不改
★
吴新民同志作为老政法人,以自身三十多年法院工作经历,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人民司法事业长足发展进步,通过他的深情回顾,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个人的梦想始终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从年进入永春县法院工作,到年从省法院民三庭庭长岗位上退休,我从事审判工作已有三十三个年头。
30年时光荏苒,风雨兼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步伐,我亲历了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一路高歌。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牢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人民法院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绘制公平正义的精彩答卷。
看到人民法院历经时代变迁,取得丰硕发展成就,作为一名“老政法人”,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今天,我与大家分享从事法院工作的一些感悟与感怀,希望进一步激发大家守护公平正义的信心决心,更加热爱法官职业生涯,更加珍视法律赋予的审判权。
党的领导是人民司法事业的根与魂,新时代人民法官必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个人生存发展从来都是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年那一年,当改革的春风吹拂城乡大地,我迎来人生的重要转折:从老家工厂的工人被选调到永春法院。与法结缘,由此,人生也开启了一个崭新篇章。
历经十年浩劫,国家各项建设百废待兴。当时的县法院只有刑事和民事两个业务庭,法官办案根据的法律只有婚姻法,其他依据主要是各种内部规定。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法治建设由此翻开崭新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要求公开审判,当时公开审判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大家都没实践过。我作为书记员参加了县法院 个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开庭,审判人员都没经验很紧张,台下有几百名群众旁听案件。这对他们而言,更是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除了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外,我们还面临着法律专业人才奇缺的困难。刚进县法院时,全院干警只五十来人,一大半是退伍军人,基本没学过法律专业知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急需更多知识化、专业化的法律人才。
年,我有幸作为全省 批36名政法干部之一被录取到厦门大学政法干部专修班,学习法律两年。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法律知识,为自己审判工作储备知识、提升素养。
相比30年前,如今的人民司法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体系完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官的司法能力、专业素养有了质的飞跃。我所在的民三庭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例经常入选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十大典型案例等。前两年,福州中院依法对涉及美国企业侵犯芯片专利权作出停止销售和制造部分硬盘产品的裁定,在中美 的背景下,彰显福建知识产权法官的能力胆略和专业素养。
回首30年岁月,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党的领导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人民法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从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新时代人民法官必须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毕生追求
法,国之重器。司法公正对于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天职就是要确保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年,那时的我已经将近40岁了,但心中还是有一股冲劲和热情。
作为我省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石狮市,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建市初期,推行“小政府、大社会”。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都由竞选产生,公务员公开考试录用。我通过考试考到了石狮法院,并通过竞选被选为副院长。
相比于如今雄伟气派的审判办公综合大楼,当时我们只能借用两层办公楼房作办公的地方,每层只有一百多平方米,正副院长都挤在一间办公室,条件十分简陋。干警统一租住民房,吃着集体大食堂,生活十分简朴。
艰苦却不怕吃苦,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全院上下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当时石狮涌进十几万外来人口。一到年底,欠薪问题大量存在,成百上千的农民工找到法院来维权。为了不能让这些农民工“流汗又流泪”,我们举全院之力,开辟绿色通道,帮他们到企业追讨,用法治的力量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还专门对我们的做法作特别报道。
都说,法治是 的营商环境。如今的石狮,已经从默默无闻的沿海小城市,成长为我省民营经济 活力的地区之一。这其中,司法保护功不可没,法治化营商环境功不可没。
让人民幸福,是共产党人不变的精神灯火,新时代人民法官必须不忘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以民为本、司法为民,既是由我们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司法性质所决定的。穿越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坚持司法为民,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从闽西苏区裁判所的诞生,到如今智慧法院建设如火如荼;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枫桥经验”的传承发展;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司法为民的初心没有改变。
为什么叫人民法院?因为我们是人民的法院。司法的最终目的就是 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论什么时候都是这样。这是人民法院的天职,一丝一毫都不能偏离,每时每刻都应被铭记。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我们必须守初心,铸匠心,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赓续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坚守法律底线,真正做到依法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如今我退休已经整整十年。退休后我加入退休党支部工作,团结带领支部党员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今年七月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获评八闽银发先锋。在岗时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退休后做一位健康快乐、有所作为的老者,是我这一生 的心愿。我将与大家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法治建设发一点光、尽一份力。
供稿:干教处
福建高院
ch_fjgy
长按识别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