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永春县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已建成县级示范村70个、精品村15个、美丽镇区10个,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以永春县为“美丽样本”之一的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为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创建成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日前,永春县出台实施《永春县美丽乡村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让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地,推动美丽乡村全面升级,把永春打造成为全国山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地、深化农村改革的先行区、乡村全面小康的标杆区。到年,永春县将重点培育10个美丽乡镇,打造10个旅游重点村、10个产业振兴村、10个文化特色村、10个生态典型村,建设10个三产融合示范园、现代农业聚集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基本实现全境美丽的目标。
提升环境把乡村经济兴起来
“要让美丽乡村产业振兴富于民、环境提升美于形、文化植入魅于魂、乡村治理安于心、民生保障固于本,打造‘繁荣、宜居、魅力、幸福、富裕、活力’的升级版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工作方案》,永春县将全面整治提升山体、水体、田园、绿地,让农村环境更美丽宜居。要把村庄整清楚,到年示范村裸房率控制在10%以内,精品村基本无裸房,打造美丽乡村精品聚落,塑造“百里不同风”的乡村风貌,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结合全城植绿工作,种好美丽乡村“一树一花”,种植几棵大树好树,使之成为乡村景观标志,营造清新田园风。要推进全面治水和河长制工作,把污水变清水,扮靓青山绿水;推进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到年美丽乡村示范村、精品村改造率达到%。
要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延伸拓展美丽乡村全产业链,增强美丽乡村的经济支撑。根据各个美丽乡村实际,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到年每个示范村、精品村都要着力打造1个以上的特色产品,都要引入创意农业、旅游、民宿、农家乐、养生养老等项目的专业运营团队,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确保农户持续分享美丽乡村发展成果。
引进资本把资源资产活起来
要全面盘活与优化配置农村各类资产、资源、资金,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闲置房屋使用权、林权、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权通过流转、置换、托管、入股、交易等形式,多元利用,集约开发,把美丽乡村沉睡的资产资源激活出来,让“死权”变“活权”,“活权”产“活钱”。
要制定工商资本进入美丽乡村的支持措施,吸引本土乡贤回家乡创业,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改造提升美丽乡村传统产业,通过引办创建田园综合体、三产融合先导区等重点项目,用整体打包开发的形式赋予美丽乡村资源和传统民俗、农耕文明更多资本属性,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挖掘文化把乡愁村韵护起来
永春县要立足传统乡村风貌、地域文化特色和农村乡土资源,充分挖掘并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树、古街、古道、古物、古迹等物质文化和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美丽乡村保留更多乡土印记,凸显美丽乡村乡愁文化。同时,要把文化植入景观改造、宜居建设、产品开发,对乡村中散落的典故传说、名人事迹进行挖掘整理,让每个美丽乡村都有美丽故事;要深化“家+文化”“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和教化作用。
要把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将文化资源创意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每年有计划扶持培育一批文创园、文博馆、民俗园、文创团队等文化产业振兴示范点,丰富农村文化业态。要加强美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精神家园”行动,持续培育全国美丽乡村精神文明示范典型。(姚德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