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非真画非画
经纬既见分纵横
朦胧
在领袖形象的主题上
扮演着时间的距离
面对时间性距离的朦胧形象
回响着邵逸夫那
“天下为公”的历史性
精神轻音
对于织纸画艺人来说
朦胧还是一种独特的思索
通过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把朦胧这种现象
作为编制语言
敞开出来
领袖主题引入织纸画范畴
表现空间的拓宽者
便是林志恩
始于盛唐的纸织画
是永春县独有的民间艺术
已有多年历史
它融绘画与编织于一体
把画好的一幅中国画
切成宽仅2毫米
头尾不断的细长纸丝做经
再用纯白宣纸作纬线
手工穿梭编织而成
时针拨至今日
说起传统作画
大多数人想起的
还是毛笔水墨绘制的国画
林志恩却是个
取之于纸忠于纸的画家
在他的手里
宣纸不断升华
演绎成艺术之美
纸织画工艺古习
“父子相传、传媳不传女”
几度兴衰,濒临失传
林志恩从小就喜欢画画
母亲裁剪衣物时
在一旁帮助画图样
练就了相对扎实的绘画功底
正逢春花烂漫时
桃花姹紫嫣红,薄雾轻纱
吸引了很多
前来踏青赏花之人
这种独特的精致激发了
林志恩创作灵感
后来得知纸织画便在
这种特定的环境中
应运而生
他对此神之向往
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纸织画是个复杂的精细活
不说选料、绘画、裁剪
编织、填色等工序繁琐
其中光是涉及的工具
都是多种多样
甚至是特定的器械
艺术是有感知的
林志恩踏破铁鞋无觅处
经过一番努力
终于找到了当地老艺人黄永源
并拜他为师
林志恩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不断探索与进步
纸织画艺人的审美
是把握纸织画本质的
首要步骤
林志恩认为
把最和谐的状态
启示给大众
是艺人感悟神灵的
最高境界
纸织画
只有通过裁割后编织
才能够表现出
其独特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
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
仅仅被视为
“知解力的纯然无生命的统一”
可见整齐划一
是纸织画无生命的要害
林志恩在裁剪的时候
非常注重心神合一
经纬纵横的编织
体现的是深层的文化影响
把纯白无物所蕴含的
潜在理念植入底稿画面中
林志恩把素描明暗
色彩变化的西洋画技巧
注入到纸织画中
不仅是中西合璧
也大大增强了其立体感
林正恩作品《双猫》
林志恩首创
双面纸织画作品
他的第一幅双面纸织画作品
《双猫》被省博物馆收藏
双面纸织画有两大难点
一是同一张纸两面
图稿色彩深浅
完全一致
二是编织后应
等到裱褙后调整画面
使其成为完整的作品
既要保持双面形象
不受任何影响
还要保持严密结实
谈及养心怡情
林志恩便是通过
细致的编织
将自我情绪
转化为内在修为
不知陶令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桃源作为历史地名虽已逝去
但发源于桃源溪岸
若隐若现感受的纸织画
却塑造了一个
永春艺人的美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