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炜炜善的力量探访清水祖师故里永

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702/5601.html

20

几年前曾经到过安溪蓬莱清水岩,沿路山脉绵延起伏,山道弯弯曲折,树木葱郁秀丽,进入景区,罗汉松、浮杉池、母子树等拱手相迎,再往里去,就可看见主殿屹立悬崖峭壁间,如仙境宫殿,巍峨壮观。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清水祖师是神通广大、有求必应的神明。因此,不论是婚姻、生意、疾病、求职,他们都要到庙抽签,希望得到指点。清水岩是当地香火最旺的一个庙宇,每天来敬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大殿上的灯烛长明,香炉紫烟燎绕,金碧辉煌的清水祖师塑像庄严肃穆,仿佛隐藏着某种让人难以破解的神性的秘密,祭拜祖师的习俗是一代代地保留传承下来了,这里的孩子从小就跟着父母上山敬香,在他们的生活中,这传统习俗像每天必须吃饭穿衣一样理所当然,是他们心底的寄托与敬畏,是命运不可预知的变数中最安稳的依附。清水祖师是谁,又因何成为神灵,受到无数百姓的崇拜?清水祖师俗姓陈,名荣祖,法号普足,俗称“祖师公”、“乌面祖师”,出生于永春县小姑乡(今岵山镇),自幼落发为僧。祖师生前“利物为本、济人为志”,德高道深,造福百姓,为民众所景仰,以其博爱的胸怀、善良的美德,留下了许多关于修桥造路、行医济民、祈雨祛灾的美丽传说,曾四次受到宋皇敕封,敕赐“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徽号。“生而有功于人者,死必崇奉为神明。”清水祖师的主要功绩有三件:第一件是热心于慈善事业,清水祖师乐善好施,到处化缘,救济贫困百姓。据《福建地方志》记载,驻锡清水岩当年,清水祖师便募款建造通泉桥与谷口桥,此后18年里,他主持修建的汰口桥、龙津桥、永安桥等数十上百座桥,架起在茶乡大地。第二件是为人治病,清水祖师精通医理,以为乡民治病来传扬佛法,为了方便乡民就医,便在山下洋中募建“洋中亭”义诊施药,他还不辞劳苦远赴汀州及漳州所属各县,为人治病驱疫,至今留存在清水岩密林中的近种天然中草药,为不计其数的病人减轻苦痛,祖师在岩寺周围广植竹木,十余年间蔚然成荫,之后历代住僧一脉相承,终使岩山古刹成今幽洁禅林圣地。因为尝试药草,数次中毒而致使面貌变为黑色,故又称为“乌面祖师”。第三件是清水祖师具有特殊的神通,他在世时,以祈雨经常“获应”而闻名,在百姓看来,祈雨获应是因为“道行精严,能感动天地。”《安溪县志》记载,是时,清溪(今安溪)大旱,田地龟裂,庄稼枯干,百姓心急如焚。崇善里(今蓬莱镇)人刘光锐,素仰清水祖师道行高深,率众迎请莅乡祈雨。为救百姓之急,清水祖师特往蓬莱祈雨。据传,翌日设坛,顿时天上乌云翻滚,雷鸣电闪,随即普降甘霖。安溪百姓感念普足解民疾难之恩,敦请清水祖师驻锡蓬莱山(张岩),清水祖师亦慕蓬莱山川奇丽、风景幽雅,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便应允驻锡。因那里岩石壁立,泉水清冽,后改称为清水岩。清水祖师及祖师信仰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台、港、澳及东南亚诸国闽南人聚居地区。这一种真挚质朴的民间信仰经过千年的历史积淀逐渐升华成为闽南优秀独特的区域文化——清水祖师文化。近千年的香火传承,让清水祖师誉满海内外,成为与妈祖、保生大帝并称“雨神”、“海神”、“药神”的闽台三大民间信仰。在清水岩,有一棵古樟,干粗六、七人拉手合抱仍不能成围。树冠树枝全部向北伸长,更为奇特,故名“枝枝朝北树”。永春仙崆岩位于岵山铺下村南林山腰,是清水祖师的修道之地,而永春岵山恰好位于清水岩的北边,在树前,景区导游曾感慨地说:“这代表着一种归向和忠贞,启示着我们要有一种对祖宗的敬仰和对根的认同。”听了这样传奇,我一直有心拜访清水祖师的出生地,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秋一个清爽的日子里,我随同市作家协会采风团走进了永春岵山,去探访清水祖师的故里仙崆岩。永春岵山是个小盆地,东西南北四山环抱,南边就是南林山。通往南林山的路蜿蜒曲折,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远远看到有一个高大的牌坊石门上大书“仙崆岩”三字,此为上山门,穿过仙崆岩牌坊石门不久,庄严神圣的庙宇呈现在我们面前。南林山奇峰突兀,峰峦叠嶂,庙宇的前面有一片很宽阔的空地,站在仙崆岩前可以俯瞰岵山全景,秋日的天空无限高远深邃,空气清新怡人,青山绿水环绕的村落里仟陌纵横交错,房屋如星罗棋布,仿佛置身于仙境。宫殿式的祖师殿红墙朱瓦,飞檐翼然,梁、柱、斗、拱彩绘金光闪闪,富丽堂皇,二座全石山门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如缥缈仙宫一样屹立在岵山南山北麓。进入庙宇前,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四方罗汉座,石座上墨蹟和灯油的油渍斑驳凌乱,而四面的四罗汉雕刻却依然清晰可见,栩栩如生。石座与地面密不可分,巍然屹立。这个四方罗汉座制造于西晋年间,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百姓到仙硿岩朝拜时,皆在罗汉石上取火进香。殿前还有“石香炉”“石烛台”“龙柱”“石龙蟒”等工艺精湛的石雕。来到了正殿,仰头即可看见“祖师殿”三个大字,亦即正殿,左右侧殿则分别悬挂著“慈济重光”、“威灵愿赫”的牌匾。侧殿供奉的是古平祖师、赵大天王、伽蓝天王、六壬先仙师、保生大帝、三代祖师。正殿中供奉清水祖师,祖师曾在仙崆岩养牛、修炼,后辗转多处,最后卓锡安溪蓬莱山,拓建清水岩,是为清水祖师。在大殿悬挂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清水祖师,根在仙硿”。据说山上还有几个景观,如“仙人洞”、“石山门”“孝子石水窟”“青蛙石”“避雨亭”等,每个景观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都说明了清水祖师“利物为本、济人为志”的远大志向,我对祖师的石书房最有兴趣,趁早大家休息喝茶时,我沿着路边丛草掩盖的小路去参观清水祖师读书的地方―――石书房。我顺着山顶东北面的一条小路向石书房走去,茂密的草高高低低几乎看不清地上的路,前进了几百米,又走一段很窄的石头台阶,猛然一抬头,只见两块巨石呈三角形搭在了一起,形成的天然洞穴,像一间石房子,在石头尾部放置着一个石桌和两个石凳。岩石璧上还留有黑色的墨迹,“清水真人”四个字清晰可见。我试着有石凳上坐了下来,穿过时间与空间,感受清水祖师当年读书的和修行的情景,或许他正是在这石室之前静看这俗世,感受人间疾苦,所以才发心修行,度脱苦难众生。“他小时候就是到这里边放牛边读书。”仙硿岩管理人员介绍道,“五六岁正值顽皮贪玩的年龄,祖师正是凭着异于常人的惊人毅力和高远的目标追求,才修成后来的正果。”或许有人会疑问,清水祖师究竟是不是出于岵山呢?在岵山镇的南山陈祠堂内,庙堂右侧墙壁上“永春小岵南山陈氏谱志”清晰记载着清水祖师的族谱。而岵山镇铺下村92岁高龄的陈金堆老人介绍,《桃源南山陈氏族谱》记载,祖师为小岵南山陈氏开基祖弘元号校尉第九世孙。其父陈机,“长于诗,写诗泳物,信笔立成。”其兄弟或登进士,或在朝为官,唯独他父亲虽然学富五车,却善诗不仕,遁入高山,读书研易,作诗寄意。机公自身饱学诗书,对祖师要求甚严。他在“烛台”山峰顶盖烛台庵读经研易,让尚年幼的祖师跟随左右。祖师耳濡目染,从小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公儿时持斋诵经,日常与山下里人牧牛子戏,日暮吟经,牛自知归。”祖师7岁那年,一向仁慈向善的母亲,就送他去铺上西洋茂林庵出家读书“深造”。学有所得后,祖师走进位于岵山镇的天马山麓大云院落发为僧,潜心苦修,法号普足。修行期满,继续到高泰山结庵修行,“志甘槁薄,外厌繁华”。后闻天马山西侧剧头铺(今属吾峰镇)大静山长老明松禅师法慧高超,道行圆满,遂往事师,苦读佛典三年,祖师数年如一日,聆受佛教大、小乘妙谛,终于悟道,道成业就。辞归时,“尔营以种种方便,澹足一切。”明松禅师因授以法衣而嘱之,“我佛最大功德,就是行仁,是故要舍弃万缘,以利物济世为职责。”要求他日后行事,需以利物济民为志,多行善事,祖师秉记于心。离开大静山后,祖师返回高泰山庵,谨遵师教,致力于施药济药,普救贫病。在岵山,普足经常云游泉州、汀州、漳州等地,为人治病,药到病除,为众祈雨,如斯皆应。功绩显著,德高望重,百姓称之为麻章上人。普足仙逝在清水岩,享年65岁,远近获悉噩耗后悲痛万分,痛哭流涕,云集于清水岩,膜拜赞叹。其逝后遗容神色久久不变,众人运石筑塔于岩后安葬普足,并刻沉香神像奉祀于殿中,后人称为清水岩真身菩萨,佛号清水真人,俗称清水祖师。从此,清水祖师成为安溪县民信仰最诚的地方神祇。普足“迁化之后,英灵如在,凡人有疾病,时有雨晹,及盗贼之忧,随祷随应。”祖师显应事迹比比皆是,威名显赫香火旺盛。世称“北有三藏大师,南有清水祖师”。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岵山是著名的水果之乡,有芦柑、荔枝、龙眼等名优水果2.3万亩。岵山近株上百年的荔枝树至今郁郁葱葱。我相信,岵山的美丽丰饶跟祖师善待众生,珍爱一花一草的大善思想有着必然联系。善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是积善行德。如,《中庸》中“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荀子》中:“有能化善修身正形,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等;国外也有这样的谚语:“任何力量都不如善良的力量大。”如今,清水祖师利物济民的精神思想及善行的种子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清水祖师在闽台和东南亚各地影响逐渐扩大和广泛,在安溪,至今还盛行着始于宋代、熔铸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意蕴的清水祖师迎春民俗。其中蓬莱镇每年开春举行的“迎清水”巡境活动,以其历史悠久、规定严格、程序严密、仪式隆重而长久不衰,闻名泉南各地,每年参加的信众数十万人次。目前全球上亿清水祖师信众在当地奉祀清水祖师,更用行动践行祖师的大爱精神。在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可以看到人们在清水祖师庙做义工办幼儿园、图书馆、医院等便民服务所,将清水祖师利物济民的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夕阳在天空中布满了绚丽的晚霞,回望仙硿岩,心底一片澄明,清水祖师的形象已由高不可攀的神明幻化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在教诲人们从善如流,他德厚流光的品质,释放出大善的感召力量,必将恩泽子孙后代,万古流芳。(发表于《中国金融文学》年第3期,《农业发展与金融》年第4期。)王炜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鲁迅文学院第22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金融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福建创联组负责人,泉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漂亮不等式》《黑白蝶》、散文集《素简清欢》等文学作品5部。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首届“德艺双馨会员”,中国金融艺术先锋人物。

--------------------------------------

以清雅的佳作,抵挡世俗的喧嚣;

以走心的文字,温暖平淡的日子。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