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春凝聚磅礴力量,决胜全面小康

康莱实业白斑净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604.html

岁末年初,疫情突袭,从坚决抓好防控“第一任务”,到紧紧抓牢发展“第一要务”。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疫大战大考中,永春汇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磅礴力量,以更高的战略眼光抓发展,以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抓发展,坚决扛起重大政治责任,科学谋划新的目标和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盯全年目标扎实抓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续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近年来,永春努力践行高质量发展超越,县城焕然一新

“三治融合”

18项内容锻造善美村庄

从抓防控到抓发展抓社会和谐稳定的自觉行动。4月16日,“三治融合”这一新鲜词开始成为永春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为期三年,开展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每年评选出10个示范村(社区),年底从示范村中推选出10个“三治融合”明星村。

号令既出,动若风发。全县22个乡镇的34个村(社区)主动申报,特色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展开。

湖洋镇吴岭村以“邻里守望堂”为纽带,依靠老人、发动老人、引领老人反哺乡村治理

——湖洋镇吴岭村以“邻里守望堂”为纽带,依靠老人、发动老人、引领老人反哺乡村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有效提升基层自治的质量和水平。

——外山乡草洋村创办草洋“德治银行”,制定积分累计和兑换制度,让村民用“积孝”“积善”“积信”“积勤”“积俭”等道德积分来兑换需要的生活物品,形成“存美德、挣积分、获实惠”的循环模式。积分达到一定程度的村民还可向“银行”购买志愿服务,享受小额无息贷款。

——岵山镇茂霞村建设法治文化园,融合法治文化和乡土文化,集观赏、警示、教育、励志、普法、美化于一体,使村民在休闲、散步的同时,近距离地领略法治文化、感受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一个个鲜活案例的背后是该活动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引领,将以创建‘自治+六规范’(规范民主选举、规范民主协商、规范民主决策、规范民主管理、规范民主监督、规范民主评议)、‘法治+六零’(零上访、零失信、零诉讼、零诈骗、零涉毒涉赌、零未成年人犯罪)和‘德治+六新’(新内涵、新风尚、新实践、新氛围、新传承、新形象)示范村(社区)等为三大内容,基本实现‘三治融合’的‘’工作目标。”永春县委政法委负责人表示。

全省唯一

永春获评全国河湖长制工作激励县

国字号荣誉是对县域发展最好的褒奖。

今年,永春县获评全国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激励县。此项激励是国务院重点奖励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地方的重要举措,市(地、州)和县(市、区)各评选10个,永春为我省唯一入选县,获得中央资金正向激励万元。

永春推行无人机巡河,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河湖巡查常态开展

永春县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永春县积极探索河湖治理管护机制模式,大力开展全域治水,河湖长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年连续三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名;先后承办太湖流域片河长制工作现场会、全国农村水电绿色改造现场会,得到水利部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市率先发布河岸生态保护蓝线规划并划定范围;创新提出“五全六治”治水举措,实施水系治理项目24个,打造示范河湖6个,国家、省、市控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入选全省综合治水试验县,桃溪生态修复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国家级荣誉带来奋进动力。今年以来,永春县建成全省首家镇级水生态研学馆;针对桃溪部分支流水质不稳定的情况,精准施策、系统治理,确保支流水质达标;同时,启动无人机自动巡河项目,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河湖巡查常态开展。

乡村振兴

综合施策让全省试点示范名副其实

从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明星县到全省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既有面子也有里子。永春着眼强县兴乡富村、城乡融合发展,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探索发展模式,加快县域乡村全面振兴。

经整治,南星溪成为群众休闲散步好去处

——乡贤力量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玉斗镇白珩村成立红色乡贤振兴促进会,凝聚乡贤力量,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实施村规民约、组织慈善公益活动、引智引才引资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促进会的成立,有利于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推动村民广泛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白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瑞明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永春县聘任30名专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永春县乡村振兴专家服务组,为22个省级特色乡镇、试点村,省级示范县的振兴工作提供“金点子”。服务组分为产业项目、农房整治、特色项目等3个小组,成员既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6名博士、教授,也有涉及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规划等领域的18名乡土人才。

——强村带弱村,抱团共振兴。永春县推广“强村八法”,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实施省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开展“强村带弱村、抱团共振兴”示范活动,谋划生成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个,73个村兑现集体经济奖励83.1万元,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力争到年底,村财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60%。

一件件乡村轶事此起彼伏,串联成了动人的振兴最强音。今年以来,永春强化农业复工复产服务,一季度农业总产值达6.51亿元,增长4.17%;推动1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水果产业园、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同步抓好永春聚富芦柑庄园、湖洋芦柑产业综合体、泰丰农业生态园等6个重点项目建设,至5月底完成投资万元,完成计划45%。此外,永春还创新开展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党建“三级联创”,以规划联做、项目联推、产业联育、实事联办共创和谐村居。

脱贫攻坚

创新“一库五机制”对返贫说“不”

“多亏了镇村干部的帮忙,我在家门口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能领到近元工资。”近段,在永春县苏坑镇工业园的一家陶瓷生产企业车间内,57岁的嵩山村村民陈东川舒了口气。

原来,陈东川是国定贫困户,已于年脱贫。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加上自身年龄偏大,他一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失去了生活保障。苏坑镇村干部获知这个信息后,及时进行信息预警并上报,县扶贫办根据反馈的信息,启动帮扶响应机制,综合考虑乡镇实际及其身体情况,决定对他实施就业帮扶,通过多方联系对接,成功引荐陈东川到一家陶瓷企业上班,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陈东川这一案例的背后,是永春县今年创新推行的“一库五机制”保障,即建立脱贫攻坚数据库及运行管理、信息收集、统筹协调、帮扶响应、落实闭环等五项机制保障。该数据库以涵盖脱贫户基本信息、“两不愁三保障”、帮扶信息、收入情况等为基本信息,每个月收集一次脱贫攻坚数据,及时更新,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