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是我国重要的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受制于开发较早和设计理念等因素制约,农村水电绿色发展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水利部在推动农村水电绿色发展过程中,着力消除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努力提供更多优质水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福建泉州永春
浙江湖州安吉
以别具一格的方式
解决了小水电站“退出难”
它们究竟用了什么“妙招”
一起来看
永春:文艺的“馆”
走进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联、桃源水电站,文艺气息扑面而来。小水电站厂房经过一番“装扮”,变身为一家内设咖啡馆、书吧、茶舍的“馆”。厂房内,原始墙面、调速器、原水电站设备等作为装饰物件都保持了原貌,“馆”文艺中又透着“工业风”,令游人流连其中。
在这里,小水电站不仅“全身而退”,更变身为一道“风景线”。
据了解,桃联电站建于年,装机容量千瓦,年均发电量万度,产值30.6万元。为提升桃溪流域整体景观效果、增加河水曝气提高水质,经收益法评估,政府给予桃联电站补偿.7万元后退出运行,退出后厂房与桃源电站一起改造为网红咖啡馆和书屋,成为居民的一处休憩场所。
同时,桃联电站退出后,渠道仅保留少量灌溉用水,绝大部分水量进入主河道,恢复桃溪5公里主河道流量,河水溢坝增加河水曝气,达到修复生态、提高水质、美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咖啡馆和书屋为何命名“馆”?
69、82代表着永春县水电发展历程中两个重要时间节点。69代表年,时任总理周恩来称赞“永春是全国小水电的一面红旗”;82代表年,时任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永春小水电,决策电气化县建设,永春成为全国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的策源地。
据了解,石玉水电站纪念馆、埔头水电站展馆、桃联电站网红咖啡馆、桃源电站书吧和桂洋瀑布景观平台等景点,使“变身”后的永春小水电有力助推了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经营理念的转变和“一站一策”方案的实施,福建将水利与文化旅游、美丽乡村经营完美融合,打造出了小水电站退出后的全新样板。
你能想象这里曾经是
一座报废的小水电站吗?
如今,它像是被施了魔术一般
成为被很多人称赞的“民宿”
这也是浙江省首个小水电站民宿
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叫“今晚我在水电站值班”
安吉:“今晚我在水电站值班”
安吉县是浙江省较早建设小水电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座)。自年以来,按照“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的总体思路,着力强化农村水电站的生态建设。
经过5年的改造提升,安吉县已完成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14座,技改增容4座,关停报废安全隐患严重、经济效益差的农村水电站19座,电站年均发电收入增加余万元;全县河网水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恢复减脱水面长度22.4公里、水面面积29.01万平方米。
然而,关停并不意味着水电站失去了价值,即使关停,安吉也依然在探索改造一批停运后但仍有使用价值的水电站。
“今晚我在水电站值班”就是曾经被关停报废的龙王水电站。改造前,由于年久失修,电站从里到外都呈现出一种破败的颓势。然而安吉县通过精准招商引入工商资本余万元,成功盘活了这座报废的水电站,并以“今晚我在水电站值班”为主题,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科普、体验、住宿为一体的小水电综合展示馆。
原龙王水电站
改造后内景
龙王水电站报废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为盘活报废的水电站资源,村集体将其出租。承租人是安吉民宿协会副会长周烽,在他接下这个项目的时候,周围的很多人根本不看好,认为再怎么折腾也无力回天。
“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不该就这么消失”,抱着这样的想法,设计团队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对这座老水电站进行再“创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终于让其再次焕发出生机。
这里的外观基本维持了旧貌,乍一看其貌不扬,一不留心甚至可能会错过,然而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别有一番天地。
项目保留了原有的水电站机械设备,通过房屋结构改造,将水电站打造成一个集乡创示范民宿和小水电站展示馆于一体的乡村经营综合体,成功地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这里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保留了原始墙面、原水电站设备等,很多物件都已经是孤品。
“不仅仅打造成一间民宿,更希望打造成一个小型的安吉水电站的展示馆,让每个入住的客人感受到水电站的文化。”
民宿虽然只有四间客房,但是每一间都集合了主卧、浴室和小书吧等主要功能区,不大的空间被巧妙分割利用,基本能满足住客的各种需求。
来源|福建水利浙江水利
END